第(2/3)页 然而自己人知道自己事。 申城电子五厂总厂看似风光,内部已经出现了大问题。 下拨经费一年比一年少,每年还要承接大量的生产任务。 生产出的各类半导体芯片,要以平价方式调拨给各个有需要的部门。 经费问题,成为困扰厂领导的最大难题。 李进步和侯安民是电子五厂的一二把手,深知再这样下去,电子五厂早晚有一天会瘫痪。 以现在的局面来看,国家正在分批次安排企业进行自负盈亏,企业改制。 轮到电子五厂,他们拿什么和国外的芯片竞争? 又拿什么养活常全厂职工。 林凯峰客气地说道:“李厂长,侯总工,大家不用这么客气。” “我过来是和你们进行联合建设,大伙不用这么拘束。” “贵厂的大名如雷贯耳,能和你们合作,其实是我的荣幸。” 花花轿子人人抬,对方客气,林凯峰也不会居高自傲。 未来一段时间,林凯峰的发展计划少不了电子五厂的帮助。 说几句不要钱的好听话,你好我好大家好。 能够进一步拉近两家的关系。 见林凯峰这么客气,众人不由得对林凯峰好感大增。 寒暄过后,林凯峰主动说道:“李厂长,咱们先去参观一下厂里的生产车间,你们觉得怎么样?” “好好好,我来给你带路。” 众人眼中的林凯峰,属于货真价实的财神爷。 申城电子五厂上万名职工,以后是吃糠喝稀,还是顿顿有大米白面,肥得油油的五花肉,都看这次合作。 李进步和其他厂领导担任向导,一脸热情地带领林凯峰参观厂里的各个生产车间。 电子五厂不但能生产半导体芯片,还有其他半导体企业所不具备的一项能力。 生产电子管。 相比于半导体芯片,电子管才是申城电子五厂的强项。 诞生于50年代初的电子五厂,本就是为电子管而生。 无论是民用电视机,还是军用雷达,内部电子管通通来自电子五厂之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