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各方面的不利消息,导致李云鹤陷入山穷水尽的地步。 如果消息没有曝光,李云鹤或许还有方法,向一些老朋友或者一些企业拆借资金。 现在,都不可能了。 李云鹤能做的挽救措施并不多。 林凯峰放下筷子,慢条斯理地说道:“李老先生见谅,晚辈请您出来,一来是以个人身份,拜会您这位在港城家喻户晓的商界名人,二来是想跟您聊一聊,李氏银行的未来前途。” “呵呵呵……” 李云鹤冷声道:“林先生,李氏银行是什么情况,港城当地几乎无人不晓,你不用说得这么客气话,你是想收购,还是想入股?” 见李云鹤将说得这么直接,林凯峰也不多说废话。 从包里掏出几份文件,主动摆在李云鹤面前。 “李老先生,这是我的收购方案,请过目。” “你们内地人,就是这么谈生意吗?这在我们港城不是谈生意,而是在羞辱人!!!” 看了没几眼,李云鹤心头火冒三丈。 若不是顾忌身份,加上林凯峰来自内地,背后可能有官方背景。 李云鹤不是当场拂袖而走,也一定会怒斥林凯峰痴心妄想。 说是收购,更像是侵占条款。 林凯峰准备收购李氏银行95%的股份,给出的价格令人始料未及。 一百万美刀。 这个价格和明抢没什么区别。 区区一百万美刀,就想收购李氏银行,林凯峰以为他这里是哪里? “林先生,这里是港城,是资本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不是你们内地!” “即使是内地,一百万也收购不了银行。” 林凯峰之前已经有多人联系过李云鹤,开出的价格各不相同。 每家给出的价格,都没有少于一亿港币。 其中最多的一家,出了2.1亿港币,试图收购82%的股份。 一百万美刀换算成港币,大约为七百八十万。 连最低出价者的零头都不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