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同于国有工厂和生产企业,学校的资金全部来自国家下拨。 少量资金既要投入到教育方面,又要解决教职员工的生活问题。 不少学校要么是对老旧平房进行翻修,或者是修建一种名叫筒子楼的楼房。 一层大概有十几个房间,既没有单独的厕所,也没有单独厨房。 房间面积狭窄,生活环境恶劣。 做饭洗漱,大小便,每天都要排长队。 因此产生的问题不计其数。 林凯峰拍了拍王磊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国家正在鼓励企业进行股份制改制,自己想办法参与到市场经济的变革当中,另一方面,民间经济也正在恢复。” “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国内必然会出现一大批先富起来的人。” “衣食住行,解决了穿衣吃饭问题,房子问题也就成了新的问题。” “现阶段在国内修建商业住宅,既能帮国家排忧解难,又能给我们获得利润。” “修建酒店,同样大有必要,还是那句话,我们的对外联系越来越频繁,每年都有大量外商和港商进入到国内。” “之前的三十年里,我们只在每座城市,修建了一到两座专门招待外国人的涉外酒店,随着外国人的数量增加,涉外酒店已经很难满足全部的住宿需求。” 王磊不停地点头。 “林大哥,你太厉害了,能看到这么长远的事情。” “不是我厉害,而是你不长期在国内,对国内各项问题了解不深,回内地生活一两年,许多问题我即便不说,你自己也能看得出来的。” 不论投资房产还是建立酒店,都将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林凯峰确定这笔资金前往国内投资,不但不会受到阻挠,各地有关部门还会将王磊奉为上宾。 毕竟,招商引资成为现在的主基调,更成为压倒一切的硬性任务。 王磊干脆利落地说道:“林大哥,我这边没有任何问题,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咱们这家房产投资公司,应该先从哪几个城市开始投资呢?” “这个问题不该问我,要由你自己来想。” 林凯峰提醒道:“你是房产投资公司的法人,也是明面负责人,站在你的角度,你觉得我们首期投资,应该放在哪些城市?” “南部沿海地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王磊逐渐对林凯峰产生依赖,凡事都要向林凯峰请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