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老首长,我是您带出来的兵,也是您看着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不到万不得已,我绝对不会麻烦您。” 最近一两年,上级的各项决定接踵而至。 别的问题倒还好说。 经济改制问题,成为了五机部最头疼的工作之一。 话说到这个份上,李进军索性将苦水全都倒出来。 遍布全国各地的大量军工厂,逐渐成为了拖累经济发展的负担。 局势紧张时期,全国大大小小的军工厂,加起来足有上千家。 经过几次合并,转岗。 五机部下面依旧有着数百家军工企业。 军转民。 轻飘飘的三个字。 其中的担子有多重,只有五机部自己知道。 该项安排的核心宗旨在于把军工企业,转变为民用商品制造企业。 该着生产线,将以往生产军工武器的产线,便成为民用产线。 为工业建设,农业发展,科学研究服务。 且不说改造军工生产线需要大量的资金。 单说企业性质从军工企业,变成为民品企业。 怎么变? 变成民品企业以后,生产什么商品? 生产出的商品,会不会和其他工业部下属的企业重叠。 又能不能在同行当中脱颖而出,成为创汇成品? 归根结底,又都离不开一个钱字。 老百姓修缮房子要花钱,改造企业同样也要花钱。 几百家军工企业,都在朝五机部伸手要钱。 五机部就算是印钞机,也能不出足够多的钱。 为筹措军转民的资金,五机部老部长已经来到了。 眼下。 各项工作全部落到李进军身上。 既要分管军工生产,还有负责大批企业的军转民安排。 千头万绪,根本无处下手。 多年来,五机部的工作核心只有两项。 研究新型武器,完成国家下达的装备生产任务。 刘老将军一言不发,认真听取李进军的汇报。 知道经济改制是一条阵痛之路。 却没想到五机部的困难这么多。 李进军声音哽咽道:“老首长,我们五机部和武器装备打了几十年的交道,现在让我们的军工企业自谋出路,想办法用民品挣钱。”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