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凌晨五点钟,申城飞机制造厂灯火通明。 从昨天收到消息到现在,全厂呈现着一副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各科室领导亲自下车间,督促工人们搞好厂里卫生,修缮部分生产设备。 即便上级领导发来通知,林凯峰已经口头同意兼并申城飞机制造厂。 众人依旧不敢有任何的怠慢。 万一林凯峰看到厂里半死不活的破败景象,对申城飞机制造厂产生不良印象。 放弃并购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毕竟。 北方机械集团早就实施了股份制经营模式。 上级部门只有建议权,无法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北方机械集团一定要并购申城飞机制造厂。 忙到早上八点,精疲力尽的厂领导们顾不上吃饭,纷纷聚集工厂大门前。 翘首以待,等着“财神爷”过来。 即便知道林凯峰和刘老将军的飞机,中午才会的抵达申城,依旧挡不住众人的期盼之情。 自七十年代末开始,申城飞机制造厂划归地方管理。 短短几年,飞机厂一共换了三家隶属单位。 连续更换主管单位,非但没能让申城飞机制造厂扭亏为盈,反而让厂里的局面一天比一天糟糕。 各个隶属部门有着一个共同的问题,手中缺乏资金。 更缺乏引导申城飞机制造厂,进入市场经济的能力。 苦熬几年。 申城飞机制造厂终于等来了曙光。 副厂长蒋为民瞧了瞧众人脸上的迫切表情,忽然发出呵呵笑声。 “同志们,此情此景我想起了一句古诗。” “这句诗,完美地切合了我们现在的心情。” 闻言,众人纷纷侧目看向蒋为民。 厂长张国庆打趣道:“老蒋,我们大伙都知道你家是书香门弟,惯于吟诗作对,你老小子就别卖关子了,让我们高兴高兴。” 距离刘老将军一行人抵达工厂,起码还有几个小时。 不说说笑笑,怎么打发时间。 “守得云开见月明。” 蒋为民摇头晃脑,口里冒出一句脍炙人口的古诗。 “哈哈哈,别说,这句诗还特么的贴切。” “一脸换了三个娘家,这一回总会嫁对人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