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或许七八年,或许十几年。 总而言之,苏盟绝对挺不到本世纪末。 内忧外患接踵而来,苏盟本身的工业发展又存在致命问题。 即使没有外部势力攻击,苏盟不设法解决内部轻工业问题,情况不会有任何好转。 林凯峰说道:“苏盟崩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想要让他们多活几年,最好的办法是为苏盟提供轻工业产品,主要是粮食。” “哪怕是奄奄一息的苏盟,依旧有着令西方胆寒的恐怖威慑力。” “对我们而言,苏盟已经不具备任何威胁,但是对米国,对西方世界,他们可不会这么想。” “一场震慑西方的军事演习,差点各国全民皆兵。” “万一某天苏盟来一个回光返照,后果没人能够承受。” 死道友不死贫道这句话,被林凯峰贯彻得彻彻底底。 通过人为干预的方式,逐步掌控苏盟生死时间。 如此一来,林凯峰不用一直和时间赛跑了。 龙国也能更加从容的进行发展部署。 由于先入为主等方面的原因,林凯峰一直认定苏盟的大限之日是1991年。 如果将和康斯坦丁大将的合作进一步扩大,将他发展成龙国的代理人。 通过康斯坦丁这个带路之人,向苏盟境内大量出口粮食。 换取苏盟各领域瑰宝。 趁西方国家伸手抢夺苏盟遗产前,提前将苏盟家当搬到龙国。 仔细想想,怎么做的风险不是很大。 苏盟穷得都快当裤子。 只要给一口吃的,他们什么都能卖。 如果按部就班等到苏盟分家,再和各国列强争夺大蛋糕。 龙国很难拿到最好的一块蛋糕。 有鉴于此,林凯峰产生了一个更加大胆,更加激进的想法。 武器装备,科研仪器,工业设备,人才技术,苏盟通通可以卖。 土地呢? 曾被抢走的土地,能不能买回来? 将土地夺回来以后,又能不能更进一步地,购买更多的苏盟土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