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无人机除了能够进行侦察,探测,货物运输,还能对敌方进行集群打击。” “包括敌方的固定目标,移动目标,海上目标,后勤目标。” 说着,林凯峰逐步讲起无人机的价格和交换比。 通过对部分退役导弹驱逐舰的改装,使其拥有指挥无人机群的技术能力。 部署在船上的几百架无人机既是防御武器,又是攻击武器。 舰队行驶在海上,一旦发现敌方目标,无人机将变成一枚又一枚的巡航导弹,以密集火力攻击敌方。 “小子,战争没你说得这么简单,我们以米国的战舰举例,据我了解,米国大型水上战舰,安装有数量不等的近防炮,部署了密集的防空火力。” “你的意思是通过无人机的成本低廉,大量消耗敌人的防空导弹,实现以低换高的交换比,但是敌人不是傻子,不可能按照你的意愿进行反击。” 刘道将军反驳道。 “一旦敌人的防空火网铺开,军舰将会成为一只满身是刺的铁刺猬,无论我们的无人机派出去多少,都未必能突破他们的防空火网。” 林凯峰反问道:“如果是双重打击呢?” “什么叫双重打击?” 刘老将军不解道。 林凯峰抬起左手,说道:“部分无人机携带可投掷的军用炸药,在敌军舰上空进行空袭,另一部分无人机与自杀的方式和敌舰碰撞在一起。” “敌人的防空火力再密集,也不能做到万无一失,我们用五十架无人机,换米国的一枚防空导弹,结果也是我们稳赚不赔。” “无人机航母除了能在海上攻击敌人,还具备对地攻击力。” “防空火网能挡得住几十,几百架无人机,要是数量增加个两倍到三倍呢?米国的防空火网,还能做到密不透风吗?” 林凯峰将无人机战术,描述成了蜂群战术。 一旦蜂群受到惊动,内部会出现密密麻麻的蜜蜂。 铺天盖地,数都数不清楚。 即使挑动蜂窝的人穿着防护服,也不可能做到密不透风,总能被蜜蜂蜇到软肋。 刘老将军倒吸一口凉气,声音古怪道:“按你的估计,一架军用无人机的成本,你们集团可以控制在多少?” 林凯峰抬起两根手指,说道:“批量生产的情况下,我将成本压缩在两千元一架。” “也就是说,二百架无人机,仅仅需要一百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