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哼!你小子别跟我打马虎眼,我可没说你别有用心,十万工程兵,亏你想得出来。” 刘老将军无语的说道:“放着地方人员不雇,盯上了有军事能力的工程兵,这不是去打仗,又是干什么?” 林凯峰一下子将十万名工程兵派到内湖国搞建设。 一旦获知他们曾经是军人,任谁知道都会多想。 工程兵部队同样是部队,里面的士兵纵然不是野战军,依旧受过完整的军事训练。 拿起施工工具是建筑员。 拿起武器,他们就是战斗员。 别的事情,刘老将军绝对会支持林凯峰。 但是这件事情涉及的层面太广了。 从1984年开始,三军总部下达了一项整编命令。 将少部分工程兵部队进行改编,打散编入各个兵种,成为该兵种下辖工程部队。 绝大多数的战士则是在服役期满后,退伍回乡,参与地方建设。 拥有几十万人,几十年光荣历史的工程兵部队。 正在从单一军种,变成历史名词。 林凯峰一本正经道:“老将军,我们看问题不能总看一面。” “确实,工程兵既是施工人员,又是战士,安排到国外参加工程建设,确实会引起其他人的猜想,但从另外一个方面讲,这么做能够最大限度,保障我们的施工建设不受影响,令宵小之徒不敢轻举妄动。” 绑架外国人,破坏他国的海外投资,这些事情放在黑洲地区,属于是家常便饭里的家常便饭。 不说别人,就说已经挂了的侯赛因统领。 这位老哥就是靠绑架外国人发的财。 西方企业为什么不敢在黑洲大量投资,开发矿产资源? 还不是因为黑洲太乱了。 哪怕是国际上的巨头企业,也必须雇用武装安保,才能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雇用普通人去黑洲搞建设,开发矿产,时时刻刻都要面临各种袭击和危险。 将有战斗经验的工程兵派过来,安全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 这些人在部队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 有组织,有纪律,服从指挥。 施工建设方面,更有着其他工人了没有的丰富经验。 不但能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而且懂爆破,善于啃硬骨头。 具有遭遇危险时,保护自己的各项能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