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伴随着英伦首席大臣于1946年发表的铁幕演说,人类历史正式走进冷战格局。 冷战期间,米国的舆论工具没有一天清闲过。 成年累月的宣扬苏盟邪恶论。 将苏盟描述成战争狂徒,破坏世界稳定的不安定因素。 米国官方和媒体口口声声指控苏盟,会对其他国家发起入侵。 与苏盟军事实力旗鼓相当的米国,才是真正的战争发起行家。 米国建国到现在一共211年,几乎每年都会进行一场战争。 两百多年的建国史,伴随着两百多次战争。 对于如何通过战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米国比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经验。 更清楚如何将战争价值最大化。 秉承着人多欺负人少,由盟友为自己分摊军事压力,出兵军费的原则,雷根大统领为接下来的战争定下一个核心基调。 针对拉克国的战争,不会是米国单方面的战争。 除了米国出动大量军队参战,其他国家也要出动一定数量的军队助战。 组成多国联军杀向拉克国,将阿卜杜勒抓到米国明正典刑,送上绞刑架。 “先生们,会议开始之前,我要通知大家一个好消息,鱿鱼国的情报部门和特种部队已经查清阿卜杜勒关押各国人质的位置,会在明天晚上展开营救行动。” “无论营救行动是否能够成功,米国都要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强硬态度,让全世界明白一个道理,敢于和米国作对的国家,最终下场只有死路一条。” “米国认定的邪恶国家,谁都保不了!” “即使是苏盟也阻止不了我们的军事脚步。” 战略会议室,雷根大统领慷慨激昂的传递着米国一统沙漠世界的信心。 冷战已经整整进行了四十一年,是时候分出高下了。 苏盟自顾不暇,内忧外患不断。 西方世界则是一片大好局面。 无论军事,经济,工业,各个方面远超东方阵营。 天时地利人和全部站在米国这边,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出席会议的众人不停鼓掌,战争能为米国创造无数的利益价值。 打破民众的厌战情绪。 使得数以亿计的米国人看到,米国早已今非昔比。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