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甚至,他与天子还是背道而驰。” 萧和嘴角微微上扬,心中暗喜。 显然,赵云慧眼如炬,也看出了刘禅身上的破绽。 这就说明,赵云至少在对刘禅的看清上,是跟自己有着统一立场的。 这让他更加坚定了废太子的决心,也看到了计划成功的希望。 “子龙何出此言?” 萧和却不动声色,继续问道,他还需要进一步试控出赵云的心意。 赵云深吸一口气,缓缓道: “太子殿下嘴上满口仁义,然则蒲坂一战,他竟眼都不眨一眼,就要将一万多降卒坑杀。” “此举表面看是为震慑伪魏,让敌军心生畏惧,实则可见太子之心狠手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若换作是天子,莫说这一万俘虏已愿归降,放下武器,表示愿意为大汉效力,就算他们不降,天子也绝不会杀他们,反而会赐给他们盘缠,放他们归乡。” “只此一事,云便觉太子殿下是嘴上仁义,实则手段残暴。” 顿了一顿后,赵云接着又道: “再说前几日时,太子他想以粮草为饵诱歼魏国骑兵,云只是点出了其中破绽,提醒他此计存在风险,可能会被敌军识破,导致我军陷入被动局面。” “太子殿下明显便心中不喜,脸上露出了不悦之色。” “如此道理明白之事,若换成是陛下,定然是从谏如流,非但不会不高兴,还会欣慰于我们的忠言进谏,认为我们是真心为大汉着想。” “只此一事可见,太子并非是虚心纳谏之人。” “还有今日,太子殿下竟绕过我们,直接向天子进献捷报,明显是…” 赵云果然是忠直刚正,毫无避讳,当即将对刘禅的种种负面看法,尽数向萧和倾诉而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