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结婚必备彩礼,三转一响中的一响,指的就是收音机。 陆长顺始料未及地看着林凯峰,问道:“凯峰,你还会做收音机?” “收音机的构造并不复杂,核心是电路板,我在物资清单后面,列入了大量电子元件和工具,为的就是这件事情。” “我保证能在十天左右,手工制作出一批收音机。” “等到半个月后,咱们完成出口任务,马上对机床设备进行维修,购进一批设备,将收音机当成咱们的新商品。” 用收音机出口创汇,林凯峰认为是十分不现实的想法。 西方各国早就普及了收音机。 电视对西方来说,都不算稀罕东西。 放在国内,收音机的地位有了完全不一样的变化。 一物难求,价格高昂。 而且还是结婚的必需品。 这一次,林凯峰的创收目标是国内。 “收音机这种工业产品,真能通过手工制造吗?” 牛永贵半信半疑。 林凯峰想了想,语气笃定地说道:“牛副厂长,只要您肯帮忙,制造收音机这件事情,保证十拿九稳。” “我?” 牛永贵愣住了,下意识地说道:“我能帮什么忙?” “我记得咱们聊天时,您说您爱人在木材加工厂上班,要制造收音机,除了有电子元件,还要有制造机体的塑料。” “塑料这东西,咱们暂时弄不到,我建议因地制宜,用木头代替塑料机体。” “木材加工厂应该有不少会木工活的职工吧?可以请他们帮咱们制造机体。” “收音机不但能成为咱们厂的创收商品,还能让县机械厂的身份地位,得到全面的提高。” “不再是上级领导眼中的包袱,变成领导重视的重点厂家。” 林凯峰淡淡一笑。 手搓别的机械类商品,可能有些困难。 但在材料和设备齐备的情况下,人造收音机一点问题都没有! 牛永贵和陆长顺互相看了看。 二人年纪加在一起快一百岁。 完全跟不上林凯峰的思路。 更不明白林凯峰话里的意思。 收音机能让县机械厂变成重点单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