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林凯峰说道:“数量方面暂时还有定下来,不过肯定是要大量购买的。” “二位专家,我能不能先问几个问题?” “可以可以,当然可以了。” 张为民抢先说道:“凡是和养猪有关的问题,你都可以问,我们保证有问必答。” 一旁的徐浩东连连点头。 说起养猪,二人绝对是专家中的专家。 从建国到现在,两人别的事情没干,专门和猪打交代。 林凯峰说道:“据我所知,咱们国家七十年代初,就已经开始引进进口种猪,为什么到现在都没有进行推广呢?” 听到这个问题,二人对视一眼。 笑容和激动渐渐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一脸复杂的情绪。 “林凯峰同志你有所不知,咱们国家不是七十年代引进的进口种猪,五十年代初期,我们就从苏盟引进过一批进口种猪,名字叫大白猪。” “七十年代引进的种猪,名字叫长白猪,又是另外一个品种。” 张为民耐心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 林凯峰是理工科专家,对于家禽畜牧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 只知道后世老百姓养的猪,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白猪。 白猪出栏快,长肉更快。 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老百姓的菜篮子问题得到了根本性地解决。 肉食品供应充足,靠的正是这些白色的进口猪。 之前,东山大队养殖的几头猪,都是正宗的本土黑猪。 长肉慢,吃得多。 伺候起来颇为费力。 将长白猪这类进口种猪引入到东山大队,利用东山大队已经掌握的生物饲料,搞个养猪场应该不成问题。 有了养猪场,一方面能够解决大队的吃饭问题。 还能通过卖猪挣一点富余钱。 另一方面。 还能帮助林凯峰,实现另外一个商业计划。 并购县肉联厂。 将其改造为全国第一家,火腿肠生产企业。 国内第一家火腿肠企业,诞生于八十年代中期。 据说使用的设备来自岛国。 由此可见。 岛国现在已经有了火腿肠灌装设备。 通过今年秋季广交会,想办法采购一两套生产线回来。 第(3/3)页